9月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示《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其中,繁昌区神墩头遗址2024年考古发掘成果经申报入选,立项课题名称为《安徽繁昌神墩头遗址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此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对加快该发掘项目成果整理发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神墩头遗址考古发掘
墩台发掘区全景(第一期)
神墩头遗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郭仁村,周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牛墩土墩墓群。遗址地处漳河西岸,北半部地势较高,地势由北向南递减,西北角有一高出四周约2米的台地。整个遗址平面略呈“凹”字形,占地面积至少8万平方米(三普登记面积为2万平方米),时代属周代。2024年初,神墩头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同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师生开始对该遗址进行首次发掘。发掘面积共805平方米,出土遗迹105处,陶器、石器、铜器、玉器等遗物603件,证明该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周代铸铜遗址之一,属于当时的“官工业”体系。
展开剩余26%水井出土陶器
神墩头遗址是继铜陵师姑墩遗址、镇江孙家村遗址之后同类遗址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对于探讨宁镇皖南地区商周时期青铜冶铸工业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为青铜冶铸“官工业”完整体系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发布于:北京市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